找到相关内容937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国佛教外传第一站——越南

    已传入越南。汉文化在越南的传播,使得处于古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之间的越南处处表现出中华文明的痕迹。   东汉末年,由于黄巾军农民起义,许多中国学者纷纷远走他乡,来到交趾(今越南河内地区)寻求避难,当时的交趾太守士燮为苍梧郡(今广西梧州)人。士燮早年曾游学洛阳,精通《春秋》、《左传》、《尚书》等,在交趾有着“儒生之王”的称誉。汉末农民起义,士燮以学者及保护者的身份为到东南亚寻求避难的中国学者提供了...

    蒋宗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9115585780.html
  • 赵朴初:释迦门里的勇者--专访赵朴初遗孀陈邦织

    了,门锁着,一个巡捕被他们的义举感动,翻门而入,打开门,难民才得以避难。   据陈老说,“后来还成立了很多难民收容所,前后几年总共收容难民五十多万”。   “周总理调他到北京”   新中国成立后...

    中新社

    |赵朴初|陈邦织|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5/1407204298.html
  • 得助念失助念之损益比较

    寺向有因缘。其时在苏随侍印老,必识有力护法,函请设法挽救。适居士亦由避难来苏,已皈依印老法师,吃花素,修净业,法名德诚。森为二十尺之铁质大士法相起见,奔走呼号。得以达到保全,进而重兴者,亦得居士赞襄之...

    印光法师

    |往生|临终|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0/1051185996.html
  • 元旦,西天目山很热闹

    瘟疫,储藏在家里,可消灾避难,除百病。  西天目山禅源寺每年举行“烧烽蓬”的仪式还有另外一种含义。就是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可能发生的山火,聚集在新年的头一天一次烧完,以此祈求庙宇山林全年免遭火灾的侵害...

    盛中成

    |西天目山|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1/0908487301.html
  • 依于诸佛名号忏罪之理

      清朝有一个吴毛,是青阳吴氏的仆人,平时持斋念诵佛号,兼修众善。左良玉的军兵渡江,吴氏全家都避难走了,只留下吴毛守家。军兵来时,吴毛中了七枪死去,等到战乱安定主人返家,吴毛又苏醒过来说:“我以宿业...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忏悔|忏罪|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4/0816448771.html
  • 全球变暖威胁十大名胜旅游区西藏赫然榜上

    ,这个野生物避难所就逐渐受到了威胁。   介绍: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其广袤辽阔的湿地是野生动植物生息繁衍的天堂。   美国   冰川国家公园   威胁:全球变暖将使冰川国家公园的冰川...

    【佚名】

    |变暖|

    http://www.fjdh.cn/wumin/2007/07/08411110461.html
  • 千年观音道场新装闪亮登场

    4尊大铜鼎,名为“福、禄、寿、喜”,相传自广德寺建寺以来即有此鼎,传为镇寺之物。相传,随手一摸便可“消灾避难”得来幸福!   景点五 南山门   穿过道场便到广德寺南山门。山门又名三门,实际上就是...

    【佚名】

    |观音|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7/08484910577.html
  • 慈航菩萨圣像回归祖庭庆云寺祈福大法会9月举行

    中原客家文化,由儒释道融合产生的岩寺文化,由学子深山岩穴苦读衍生的科举文化,在丹霞岩穴逃兵、避难的寇变文化,在丹霞岩穴建筑民居以及宗族文化、岩葬文化等个性鲜明的地域文化。   泰宁佛教源远流长,有志...

    【佚名】

    |祈福|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7/08430810633.html
  • 火 宅

    到处玩乐。” 长者的这番话果然见效。孩子们一听有玩具,全都精神大振,争先恐后地从正门跑了出去。他们来到屋外空地,才幸免于火灾之难。长者看见孩子们安全避难,也感到舒畅极了。然而孩子们却非常...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17383016543.html
  • 许多人前生原是飞禽走兽

    一条年轻的雄性海豚,是它们一群中最具才智、最聪明的。有一次,他感觉到一群杀人鲸—海豚的天然敌人,正游向它们,他尝试去警告它的同伴,但它们被眼前的食物所吸引著,对它的警告全不理会,于是他只好自己离群避难...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19330117014.html